<ins id="11111"><sub id="11111"></sub></ins>

<ins id="11111"></ins>

      <font id="11111"></font>
        <strike id="11111"><menuitem id="11111"></menuitem></strike>

          <ol id="11111"><sub id="11111"><video id="11111"></video></sub></ol>

            <font id="11111"></font>
            <strike id="11111"><delect id="11111"><form id="11111"></form></delect></strike>
            <ins id="11111"></ins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<ol id="11111"></ol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咨询电话

                      13825204819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液氨泄漏相关注意事项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液氨泄漏相关注意事项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新时间:2018-09-13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4559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.液氨危险性介绍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 液氨,又称为无水氨,是一种无色液体,有强烈刺激性气味。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,为运输及储存便利,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。氨易溶于水,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。液氨多储于耐压钢瓶或钢槽中,且不能与乙醛、硼等物质共存。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,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成氨气,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很高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 氨气为无色气体,有毒,危险等级为2.2 。有刺激性味。常见的制冷剂。分子式NH3。分子量17.03。相对密度0.7714g/l。熔点-77.7。沸点-33.35。自燃点651.11。蒸气密度0.6。蒸气压1013.08kPa(25.7)。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16~25%(易引燃浓度17%)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 按国家标准《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2-2002》规定,车间中氨气*允许浓度为30mg/M3,约为39.5ppm。在实际检测当中,通常参照以下数值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 平均阈值(TLV-TWA):25(一般设为一级信号点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 瞬时阈值(TLV-STEL):35(一般设为二级信号点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 危险浓度(IDLH):100ppm-500ppm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 大气中氨气的浓度 人体的生理反应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 5 ~ 10ppm 鼻子可察觉其臭味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 20 ppm 觉察氨的特臭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 40ppm 少数人眼部感受轻度刺激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 100ppm 数分钟的曝露引起眼部及鼻腔的相当刺激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 400ppm 引起喉头、鼻腔及上呼吸道的严重刺激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 700ppm 曝露三十分钟以上可能引起眼部*性的伤害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 1700ppm 严重的咳嗽、喘息三十分钟内即可致命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 5000ppm 严重的肺水肿症,窒息片刻即可致命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、液氨的工作安全规则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 1.液氨罐储区- 严禁烟火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 2.非经管人员不得自行变动或调整安全阀及释放阀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 3.操作阀门及排泄阀(Drain Valve)时,需穿戴人体安全防护用具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 4.必须确定所有阀管线设备等皆正常适当的情况后才操作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 5.如发现设备故障,或氨气外泄,立即采取紧急措施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 6.遇台风、闪电、地震、空袭或发生紧急情况,应停止装卸并作妥安全措施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 7.不得敲取阀门外凝结的冰块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 8.人体防护安全器材宜固定放置,便于取用的场所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 9.应装设取样装置,其它放气阀、排泄阀等处不得取样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 10.储槽、管路及附属设备均需实施定期检查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、紧急应变措施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 1.液氨泄漏时,在安全情况下设法止漏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 2.液氨泄漏或排放对人的保健卫生有危害时,应立即报*、及劳检所等主管机关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 3.对可能危害地区居民发出信号,并将下风地区居民疏散至上风区,受污染地区应立牌明示,禁止进入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 4.液氨泄漏时,立即除去火源,以免发生爆炸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 5.应用氨气检测仪检测氨气的浓度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 6.液氨储罐的修理,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具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 7.液氨泄漏时应用大量的水雾吸收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 8.氨气排放时,应有除毒设备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©2025 深圳市奥迪特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     备案号:粤ICP备14013984号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技术支持:环保在线     管理登陆     sitemap.xml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无线日本视频精品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